首席研究员
左永春博士
左永春,博士,生物信息学首席研究员,内蒙古大学草原畜牧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教授。左永春教授专注于计算生物学研究,包括DNA/蛋白质序列的分类、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密码子优化、细胞重编程中多组学的整合分析。
DNA/蛋白质序列的分类涉及通过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和表达组学数据识别重要的调控区域, 例如增强子、启动子和特定蛋白质家族。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密码子优化主要是在序列优化的基础上,设计用于组织特异性表达或靶向整合的优化基因序列。
对于多组学的整合分析,我们旨在建立哺乳动物胚胎发生的生物信息学景观,探索细胞重编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或表观遗传特征,并开发更好的匹配学习模型来预测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分化。最近,我们成功地进行了基于差异共表达分析的胚胎植入前发育的系统比较,并开发了第一个用于探索哺乳动物胚胎中基因表达时间激活的数据库。
邮箱 :yczuo@imu.edu.cn 电话 :0471-5227683
助理研究员
席其乐木格博士
席其乐木格,博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近期主要从事基于多组学大数据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特征生物信息挖掘。
先后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乳腺癌数据和代谢细胞标签基因组数据,系统分析了乳腺癌分子亚型模型、不同亚型的基因模块,探究了乳腺癌免疫亚型与内源性和外源性免疫逃逸之间的关系,发现ABCB1基因在乳腺癌肿瘤浸润免疫微环境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Cell&Bioscience、Methods、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 等生物信息学SCI期刊上。
邮箱 :qlmgxi@imu.edu.cn
丛姗博士
丛姗,博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动物细胞生物学和动物生理学,近期主要从事基于多组学数据的蒙古羊多脊椎相关遗传变异和基因的挖掘。
以表型差异显著的蒙古羊群体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及代谢组等多维度组学数据,构建起 “基因型 - 表型 - 调控机制” 联动的系统分析体系,最终挖掘多脊椎的核心因子。
承担细胞工程大实验和动物生理学两门课程;兼职研究生辅导员
邮箱 :315551470@qq.com
博士后
2024 李寒霜
2024 龙春伸
博士生
2022 周健
2022 胡鹏伟
2023 杨斯奇
2023 梁雨朝
2023 李德邦
2024 宋彦成
2024 宋鹏程
2025 代冰杰
2024 程琪妍
硕士生
2023 吴观皓
2023 车英雪
2023 赵欣雨
2023 武洁
2023 黎择标
2024 奕利泰
2024 张佳
2024 梁丹
2024 许皓冬
2024 毕莹
2025 关振徽
2025 闫顺利
2025 王宇轩
2025 郭佳
2025 迟程远
毕业生
2016 宋明民
就职于诺和致源
2017 曹鹏波
齐鲁制药研发总监
2017 陈星
于日本攻读博士学位
2018 孙宇
教师,就职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伊克昭中学
2019 郑磊
美国芝加哥大学
2019 李金朝
就职于华大基因
2019 李欣茹
教师,就职于新东方
2019 王浩
于中国农科院攻读博士学位
2020 李海成
就职于华大基因
2020 贺翔
就职于包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20 周川清
就职天津极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2020 高爽
就职于包头市交通局
2020 朝乐木格
内蒙古肿瘤医院
2020 刘明珠
老师,就职于北京联合大学
2020 梁鹏飞
于中国农科院攻读博士后
2020 红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康萌
2021 梁健
2021 郝晶
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2019 郭玉婷
2022 胡亚男
于内蒙古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22 李志方
2022 张聪子
于华中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22 邢吉祥
于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22 翟艺菲
集体照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19
